“Ai人工智能”和“新质生产力”是中美两国在“大国博弈”时代背景下,在工业发展道路上的选择:
中国致力于新质生产力,涉及多领域创新;而美国则选择投资人工智能,以解决高成本和工厂流失的困境。
二者尽管路径不同,但两国最终目标都是实业发展,AI和机器人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近年来,美国在AI领域的热潮令人瞠目结舌。
2024年2月,由于ChatGPT的影响,美国股市上的AI相关股票暴涨。
英伟达上涨了5倍,Supermicro涨了7.7倍,ARM涨了3倍,AMD涨了1.2倍,英特尔涨了58%,微软翻了一倍。
此波涨势使得美国的大富豪们财富暴增:扎克伯格增加了371亿美元,黄仁勋增加了196亿美元,贝佐斯增加了161亿美元。
尽管这些疯狂上涨的股票背后显然充满了泡沫,但也展示了美国在全力以赴投资AI的决心。
美国为何如此疯狂地投资AI?
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生产力赶不上中国,决心用AI来解决生产力问题。
这是美国现在唯一的出路。
美国面临的困境是,工厂无人愿意工作。
去工业化自1965年开始,工厂大量流失,即使特朗普在任四年也无法让工厂回流。
面对这种局面,美国主要做了两件事:一是给中国做减法,二是给自己做加法。
关于“给中国做减法”,美国主要通过逼迫工厂从中国搬迁,禁止在中国设厂来实现。
我一位开工厂的朋友,他的工厂有三千人,主要靠欧美订单生存。
贸易战开打后,美国通知他们必须搬离中国,否则不下订单。
为了生存,他将工厂搬到了越南,但生产成本增加,利润变薄。
他别无选择,只能继续。
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使得许多中国企业被迫迁往东南亚。
中国与东盟的外贸生意暴增,因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生产,再转手卖给美国。
尽管美国无法阻止中国向前发展,但其行为延缓了中国的发展速度,制造了麻烦。
关于“给自己做加法”, 美国的策略之一是将生产制造放在墨西哥,扶持他们一向不愿扶持的墨西哥。
美国一直不愿意看到南边国家富强,但为了对付中国,减少购买成本,他们开始帮助墨西哥北部地区工业化。
即便如此,美国仍会对中国企业加税,制造麻烦。
美国另一个策略是大力发展AI。
既然工厂回不来,也没有工人愿意进工厂,美国的打算是建全自动工厂,让机器人工作。
尽管美国知道无法依赖AI建成中国这种规模的工业体系,但他们希望用AI工厂和机器人,把核心关键产业留在美国。
美国人工成本高,想建成中国这种规模的工业链是不可能的。
他们除了赌AI,别无选择。
中国在搞新质生产力,美国在搞AI,本质都是提高生产效率,只是美国更注重用电脑代替人脑,用机器人代替人工。
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则包括能源革命、量子通信、可控核聚变等,还非常注重实用性,比如汽车自动驾驶。
中国劳动力便宜,土地昂贵,催生了快递、外卖、滴滴三大服务型产业,能保证所有工业系统都找得到工人。
美国劳动力昂贵,土地便宜,无法催生快递、外卖、滴滴三大产业,但能提供廉价自助线下实体店和强大的供应链系统。
中美之间的差距具体表现在:中国生产端强,消费端弱;美国生产端弱,消费端强。
2023年,美国AI领域初创公司投融资达1151个,总融资额310亿美元,吸引了全球AI领域46%的投融资。
要让美国再次伟大?
只能搞AI,比拼24小时自动工作的黑灯工厂的速度和质量。
波音公司的复合材料工厂、通用电气的燃气轮机工厂、福特汽车的密歇根州工厂、特斯拉的超级工厂,都是黑灯工厂的代表,使用尖端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全程自动化生产。
2023年,美国从中国进口了大量造AI工厂的材料,2024年忙着购买工厂内部设备,全力扩建AI工厂。
他们将机器人产业集群集中在宾州的匹兹堡,因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是机器人与AI领域的核心,长期输送科技人才,目前匹兹堡已有100多家机器人公司。
美国AI发展一直被嘲笑,因其大多服务于务虚型产业,如制图、视频制作、广告创意、聊天,主要生成文本、图像、视频。
但我相信,美国搞AI的最终目的是实业,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黑灯工厂、医疗、精密制造等。
如果美国AI真的只将功能放在做PPT、视频、表格,那真是高看了美国。
**总结**
美国选择发展AI,是因为高昂的人工成本和工厂无法回流的困境,迫使他们依赖自动工厂和人工智能,争取将核心产业留在国内。
中国则选择新质生产力,基于其全面铺开的工业链,着眼于提升工业水平和价值,包括人工智能、智能驾驶、量子通信、太空经济、基因技术、可控核聚变等多领域。
由于中美工业现状不同,美国的AI还在为好莱坞制作电影片段,而中国的AI则在帮助汽车实现自动驾驶。
然而,两国的最终目标都是实业领域,AI和机器人将深度融合。
谁不搞实业,谁必将走向衰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