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样去看待多年后的同学聚会,成绩最好的不如意,而中等偏上的学生却成为了赢家?
圭多达莱佐 | [ 标签:创业 ] 2021-01-24
160436 浏览 1 回答 2690 127 分享到
花与时光同眠
2020-12-14 18:26:07

新一代的反智啊。我们年前初中同学聚会,正儿八经20多年了,请了班主任和几个老师(年纪真的满大了,岁月不饶人啊)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。当初成绩前五的,都没有来,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,有的是中国籍,有的不是,有的搞科研,有的在跨国企业工作。 然后是中等偏上的一拨,以公务员、体制内、医院学校、公检法、大型企事业单位为主,一般都在一二线和省会城市。 再然后是中等偏下的一拨,有和上面重合的单位,但以三四线、县城、甚至乡镇为主,另外还有不少小生意人。 再然后是当初成绩就偏下的一波,不得不感叹,这个世界真的就是现实,哪有那么多鸡汤啊。只有一个继承家业搞土方的还不错,其他的,开个小店的,当保安的,当营业员的,基本都没有参加同学会。

 站在回头看看,当初越是家庭条件好的,对孩子的学习抓的越紧。我们当时的班级乃至年级前几名,家长都是县领导、厂长、局长、科长、工程师等等,我们成绩中等的,跟多都是普通工人的家庭,很多学习不好的,往往是父母到处流动打工或者小摊贩家的孩子。 20年过去了,很多人都在走父母的老路,只有很少几个同学,硬是通过考大学,摆脱了回农村务农的路,但仍然有一大波辍学的、厌学的当时就放弃了学业,说真的,没看出来混的哪里好。 鸡汤个案哪里都有,但并不普遍存在,最起码我们身边很少见。所以看到这样的问题,我第一感觉是好笑,如果自己的家庭不是非常具有实力并一直能保持实力的,还是拼命学比较好。这个社会,哪有那么好混。  

补充:现在在当老师的初中同学,有教语数外的,有当班主任的,他们在聚餐时,都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距离我们毕业已经小20年了,现在他们当老师,看到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年级里拔尖的,仍然是公务员、医生、老师、高级白领等的孩子,大体不出我们那时候的范围,普通工人、打工者家庭的孩子,一般都是中不溜或者中下。聚餐桌上大家都感叹,难道是一个时代的轮回吗?同学分析,一是家长基本素质和经历,决定他们比较重视教育,几乎是从小就将家庭资源往教育上倾斜;二是本身就经历过高等教育,知道该怎样指导孩子,如果自己的知识跟不上,会寻求更好的资源帮助。真正家里条件特别差的孩子要读出来,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努力,和极其高度的自律。但不读出来,能翻身的机会更少。一不小心就到金字塔的塔基了。 

 有很多人说:我学的差,但也混的好的来洗地了。^ω^ (此处原举的四个例子,考虑到有可能涉及隐私,已删除,请见谅)  教育这个事情,要看长期回报率。 有坚持认为,不读书一样能混的很好的,那得自己的父母一直保持高位或者高资产才行,要么就是祈祷一直有非常非常好的运气。 世界就这么现实。 正在上学的姑娘小伙子们,努力啊!此时不努力,以后只能看着这个回答欲哭无泪了!别乱相信貌似成功人士写的鸡汤,会害死人的! 哎,我才发现,题主修改题目了吗?原来不是: 学习差的成人生赢家吗?现在我的答案和题目有点对不上了。  有人提到英国的一部纪录片,虽然我没有看过,但早有耳闻。如果哪位中国的导演能够长期拍摄一部纪录片,选取不同家庭背景和成绩的孩子若干,跟进拍摄分别是初中毕业、高中毕业、大学毕业、大学毕业一年、三年、五年、十年直至二十年,一定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。而且比大数据的说服力强太多了。 阶层固化不好判断,但在生活中,靠学习翻身其实是最快风险最低的一条路。 有不同看法和意见的,说话就说话,别口不留德哈! 套句电影里的台词:人都没生过,就别谈人生了……

0 0 评论